依稀记得,自打我懂事起,母亲就给我讲述着姥爷和她的心路历程。1958年的寒冬,姥爷跟随同村的老乡们离开山清水秀的家乡,来到人烟稀少、满目荒凉,处于高原戈壁中的小县城乌兰县(位于青海省海西州),背负起海西地区第一代公路人的使命,开始了漫漫护路生涯,那年他刚满19岁。
当时,青藏公路刚刚建成,但做为当时的“生命线”,不论青藏高原的寒风多么刺骨,不论氧气多么稀薄,姥爷和他的工友们全心全意致力于青海公路的建设工作。以前的生活条件恶劣、生产设备落后,姥爷住在狭小的土坯房,吃着青稞面野菜馒头,仅有几把铁锨、一辆架子车、三四个铁担筐、一个柳条编织的背篼和一匹骆驼是劳动工具。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姥爷和工友们通过自己双手一米一米的维护改造,终于让公路大变样,在上世纪70年代全国公路普查测量时,砂砾路面厚度已经达到15厘米,推动了青海公路建设前进的脚步,即使到了1977年虽然有了手扶拖拉机,但姥爷刮路用的骆驼还是没有淘汰。
苍茫瀚海路,永恒赤子心。在当时生存环境极为恶劣的条件下,先辈们点着煤油灯、住着土胚房、地窝子,吃着窖水,以肩挑背扛、骆驼刮路的人工作业方式,在戈壁滩上开辟出了条条天路,诠释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为巩固国防和柴达木资源开发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时光变迁,当养护公路的接力棒传到“路二代”母亲的手中时,她并没有懈怠,她去了更偏远的青海冷湖、花海子,接过青海道路建设的接力棒,开启道路建设的新篇章。如今的公路已变为柏油路,但常年的沙尘会将道路埋没,母亲和她的工友顶着风沙,用铁锹和扫帚经行清扫来保证道路的畅通。
像我姥爷一样的第一批青海公路人就是用这样的行动诠释了青海公路精神。正是有像我姥爷和母亲一样一辈又一辈的青海公路人通过默默无闻的奉献,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青海人民的生命线,青藏高原的大动脉——青海公路畅通无阻!
来源:土木新闻中心 供稿:2022级轨道02班李锦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