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人:
风工程实验中心参与全桥气动特性实验。
简介:
港珠澳大桥(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位于中国广东省伶仃洋区域内,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南环段。
大桥东起香港国际机场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岛,向西横跨南海伶仃洋后连接珠海和澳门人工岛,止于珠海洪湾立交;桥隧全长55千米,三地共建主体工程长29.6千米,包括6.7千米海底隧道和22.9千米桥梁;全桥有桥墩224座,桥塔7座;桥梁宽度33.1米,沉管隧道宽度28.5米、净高5.1米;桥面最大纵坡3%,桥面横坡2.5%内、隧道路面横坡1.5%内;桥面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全线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Ⅰ级,桥面总铺装面积70万平方米;通航桥隧满足近期10万吨、远期30万吨油轮通行;大桥设计使用寿命120年,可抵御8级地震、16级台风、30万吨撞击以及珠江口300年一遇的洪潮。工程项目总投资额1269亿元。
特点:
1.针对跨海工程“低阻水率”“水陆空立体交通线互不干扰”“环境保护”以及“行车安全”等苛刻要求,港珠澳大桥采用了“桥、岛、隧三位一体”的建筑形式
2.大桥全路段呈S型曲线,桥墩的轴线方向和水流的流向大致取平,既能缓解司机驾驶疲劳、又能减少桥墩阻水率,还能提升建筑美观度。
3.结合桥梁建设的经济性、美观性等诸多因素以及通航等级要求,港珠澳大桥主桥的三座通航孔桥全部采用斜拉索桥,由多条8至23吨、1860兆帕的超高强度平行钢丝巨型斜拉缆索从约3000吨自重主塔处张拉承受约7000吨重的梁面;整座大桥具有跨径大、桥塔高、结构稳定性强等特点。
历史:
1983年,香港富商胡应湘提出兴建连接香港与珠海的伶仃洋大桥。
1989年,珠海市政府首次公布伶仃洋大桥计划。
1992年,根据中国高速公路网的规划制定,沿海高速公路衔接伶仃洋大桥。
1998年,中国国务院正式批准伶仃洋跨海大桥工程项目。
1999年至2002年期间,伶仃洋大桥工程项目搁置。
2003年,伶仃洋大桥项目被港珠澳大桥项目取代。
2004年,港珠澳大桥前期协调小组成立,全面启动大桥各项建设前期工作。
2004年,港珠澳大桥前期协调小组成立,全面启动大桥各项建设前期工作。
2007年,港珠澳大桥三地落点位置确定,分别为香港大屿山石散石湾、澳门明珠点和珠海拱北。
2008年,港珠澳大桥工程可行性报告通过专家评审。
2009年,中国国务院批准建设港珠澳大桥。
2009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工建设。
2012年12月16日,港珠澳大桥主桥墩开钻。
2015年1月8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青州航道桥主塔成功封顶;11月22日,九洲航道桥段主体完工。
2016年1月28日,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横琴北互通至洪湾互通段高速公路建成通车;2月28日,大桥所有桥墩和人工岛主体工程完成;4月11日,青州航道桥合龙贯通;6月2日,江海直达船航道桥最后一座钢塔完成安装;6月29日,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全线合龙;9月27日,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工程贯通;12月28日,港珠澳大桥拱北隧道首层导洞贯通。
2017年3月7日,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最后一节沉管安装成功;3月26日,沉管隧道最终接头钢壳混凝土浇筑完成;4月10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贯通;5月2日,岛隧工程海底隧道的最终接头在伶仃洋主航道吊装下沉对接完成;5月22日,海底隧道最终接头安装成功;7月7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12月28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面铺装完成;12月31日,88辆大巴车和工程车开过港珠澳大桥。
2018年1月1日,港珠澳大桥全线亮灯,主体工程具备通车条件;2月6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完成交工验收;2月21日,根据澳门特区政府公布的《港珠澳大桥边检大楼东停车场的使用及经营规章》,港珠澳大桥边检大楼东停车场采用预约登记的形式开放给外来车辆使用;3月15日,经中国国务院批准,港珠澳大桥澳门口岸管理区正式交付澳门特别行政区使用,依照澳门特别行政区法律实施管辖; 9月28日,港珠澳大桥开始进行粤港澳三地联合试运;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公路及各口岸正式通车运营。
意义:
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极大缩短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作为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里程碑之作,该桥被业界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被英媒《卫报》称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不仅代表了中国桥梁先进水平,更是中国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建设港珠澳大桥是中国中央政府支持香港、澳门和珠三角地区城市快速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密切合作的重大成果。
大桥被视为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脊梁”,可有效打通湾区内部交通网络的“任督二脉”,从而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等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和配置,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打造国际高水平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